首页

> 论文期刊知识库

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是国企吗

发布时间: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是国企吗

国企。规模不大,百人左右。 待遇不清楚,不过有可能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比较像。改制后的国企,算后的,社会招聘的应该都是编制外的。

银联的下属公司,还是不错的。

人民银行的直属企业,效益一般,是直属企业里效益最差的一个,但也比一般的IT 公司待遇好。

都上市了,当然是股份制的。但中国还有一套党的系统,而且最大股东是国家设立的公司,又是国有企业。所以,形式上是股份制,本质上是国企。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是国企吗吗

人民银行的直属企业,效益一般,是直属企业里效益最差的一个,但也比一般的IT 公司待遇好。

国企。规模不大,百人左右。 待遇不清楚,不过有可能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比较像。改制后的国企,算后的,社会招聘的应该都是编制外的。

国企啊,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单位。应该很不错的。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(China Financial Computerization C)是经国务院批准、于1988年成立、在国内最先从事金融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企业。秉承立足人行、服务金融、面向社会的宗旨,履行人民银行软件开发中心职责,坚持为金融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使命,经过20多年的开拓建设,发展成为集软件开发、、项目集成、数据中心运营及灾备外包、网络建设、信息安全、技术支持、科技培训、标准化、科技交流与金融信息化宣传等服务于一体,技术实力雄厚、信誉度高、管理规范、服务完备的国家金融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。

开始是事业单位,现在是中国银联的子公司,不存在编制内外的问题,有一百多人,都是合同制的。主要做数字证书的,主要应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,效益不错,待遇肯定差不了。可以去他的官网看看。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

《中国金融电脑》杂志社是1994-02-21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,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双贝子坟路7号院1号楼101。《中国金融电脑》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/注册号是91110000100015816N,企业法人李茜梅,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。《中国金融电脑》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:《中国金融电脑》、《中国信用卡》的出版与发行(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)。一般经营范围:计算机软硬技术的开发、销售;办公用品、工艺礼品、邮币卡、数码视听产品、家用小电器、运动休闲商品、饰品箱包、日用百货、纪念品的销售;组织会议;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,利用自有《中国金融电脑》、《中国信用卡》杂志发布广告;财务管理。(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,开展经营活动;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;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。)。在北京市,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961万元,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,共2家。本省范围内,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。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《中国金融电脑》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。

电脑爱好者 电脑报 网友世界电脑迷网管世界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郭

艰辛创业,智慧经营郭长棋早年在福州打工,他在制衣工厂做过“打工仔”,也做过走街串巷摆地摊的“走鬼”;他体验过农民工务工谋生的酸甜苦辣,也经历了白手创业的艰辛。1998年,郭长棋通过创业磨练,带着来之不易的50万元辗转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尝试创业发展。他租了一套房子,一间服装批发店,买了一部二手宝马车。郭长棋结合当地沙溪镇小工厂多的资源,一条布行街全部是低价销售大公司剩余的面料,该种针织面料的特色是量少价低,其中可以选出一些质量好色彩美的面料。郭长棋每天都在布行街“上班”,哪家有新货到,只要有他要的,一匹都不放过。他懂得利用资金,1万元当10万元用。他选择十多家小工厂为他加工,利用他们的资金买他指定的面料,做他指定的款式,所有指定面料所做的产品在协议价格后他全包了。这种以定料定款定价的方式与各老板签订T恤衫的包工包料协议,每家给最多1万元定金,基本都能订到10多万元的货,并要求他们按设计做出不同面料不同款式的样衣。当样衣做好之后,就可以挂样销售了,这样又可以接到订单,还能收到订金。10万元就能预订100多万元的货,收到的订金又能作为流动资金。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达到了最大化。同时,许多漂亮的样衣挂在批发店,每件样衣注明该款式的数量与价格。由于采用的面料是特价,比起该件衣服的正价面料做的便宜许多,其销售非常好。开业的第一天,销售额达到8万多元,毛利润近2万元。2001年,第一期30000平方米的霞湖世家工业园正式动工。建立霞湖世家工业园时,郭长棋所有的资产还不到建厂、购置设备所需资金的一半,况且还需要流动资金周转。他每天将营业额抽出一部分出来买材料,边赚钱边建厂房。最后,当工业园建好,所有的设备采购齐全,公司的帐上仍然保持了建厂前的资金额度。郭长棋重视人才,帮助更多有才华的人发展。他有一个特殊的合作“爱好”――爱跟有本事的人合作。在浙江省桐乡霞湖世家,他投资3000多万,只占35%的股份,而另外三个有本事的股东,没有任何投资,却占65%的股份。板芙镇霞湖世家针织有限公司,佛山的菲尔伯爵服饰有限公司,郭长棋都是让有本事的人占有大部分的股份。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郭长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、参与社会公益,为促进和谐社会作出贡献。他创立了“欧卡曼品牌慈善基金”,专门帮助全国各地贫苦家庭的儿童与老人。汶川大地震后,公司捐资现金由商会汇往灾区,还将捐助的数千件服装运往灾区。在应对国际金融风暴,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活动中,公司捐资50万提供给“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基金”。郭长棋关心青年员工的生活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,并且关心和帮助员工的家人。公司成立了“霞湖世家员工基金会”,每年提供基本资金,鼓励员工踊跃捐资,帮助家庭困难的员工和受到意外伤害的员工。2008年南方雪灾后,公司根据部分员工在家乡的家庭受灾情况,提供每人500——1000元的补贴。汶川大地震后,公司向川籍受灾地区的员工进行慰问和补贴。郭长棋每年生日时,他在公司举办“年年有今日,快乐献真情”的活动,按照老一辈的习惯“煮面条,放鸡蛋”,让员工感受“家的温暖”。 善于学习郭长棋乐于学习、善于学习、不断进取。他由于家庭贫困,很早就离开学校,外出谋生。但是,只要有机会学习进修,他就积极参加。在创业初期,他遍访名师,学习创立民族服装品牌的知识和技能。企业逐渐发展之后,他更是争取多种机会,充实个人素质、提升业务水平。中山市委、市政府组织企业到国外学习,培养国际竞争能力,当时他的企业仍然规模有限,不是主要的培训对象。但是,郭长棋积极争取参加国外的培训,拓展了国际视野,特别是对于企业经营中的规范意识、法制意识有深切的感受,促进了企业随后的健康发展。广东省中小企业局、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举办“粤商精英班”在中央党校进修,在中央电视台录制“和谐中国·粤商贡献”高峰论坛,郭长棋得到消息以后也积极争取参加,并且主动向专家学者询问,提升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思维。郭长棋还积极参加中山大学的EMBA学习,系统提高经营管理的知识。郭长棋不仅自己经常学习“充电”,还鼓励企业的管理人员、员工学习提高。他重视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,让员工在良好的熏陶中成长。作为地处沙溪镇的企业,他率先创办“霞湖世家管理学院”。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、企业人士、社会认识前来授课、交流,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思想教育、知识辅导、技能训练。另一方面,郭长棋身先士卒,自己克服文化水平不高的困难,主动拜师学习,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撰写出来,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指导。他工作再忙,也坚持在每月一期的《霞湖人》企业报纸撰写文章,分享经验、激励员工。2008年初,在广东青年企业家协会粤商研究中心、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创业研究中心的协助下,郭长棋所著《路是踩出来的》正式出版,被誉为“一位生于70年代的创业者,献给‘80’后‘90’后的现代《论语》”,并且赠送给大学毕业生代表,农村青年代表,让更多青年分享到一个“从外来到独自创业”者的成长智慧。

政府机关人员: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陈文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范文仲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主任 方星海 中财办经济一组巡视员5 管 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6 纪志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贾 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 波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 李伏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局长 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局长 廖 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祁 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沈晓晖 国务院研究室国际司司长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 阎庆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张健华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 张 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 张育军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研究机构人员: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陆 磊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 瞿 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 巫和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姚 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、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殷剑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钟 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商业机构人员: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 黄海洲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联席主管 黄金老 华夏银行副行长 连 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马 骏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、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孙明春 上海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徐 刚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袁 力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论坛特邀成员: 郭 濂 国开行金融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黄 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、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黄志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何 东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 胡一帆 海通国际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 金中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所所长 李 麟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李迅雷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林采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马 宁 高华证券公司副总经理、研究总监 彭文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、首席经济学家 盛松成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孙国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王志浩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吴高连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武 剑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谢 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党委书记 熊志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许宪春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徐 忠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张霄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 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 诸建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朱 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周道许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、贵州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邹加怡 财政部国际司司长论坛特邀研究员: 程漫江 中银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、研究部主管 王 信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张 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张 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周诚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祝丹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、副研究员

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社长是谁

中国金融出版社没有姓刘的社长。

在全面实施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国金融出版社迎来了建社50周年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寄语中国金融出版社50周年,殷切指出:“希望中国金融出版社在新的征程中,以邓小平理论和‘三个代表’重要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,坚持正确导向,服务金融发展,促进改革开放,贴近读者需求,多出精品佳作,打造出版品牌,在繁荣中国金融出版事业中,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,继续奋进、多做贡献。”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,金融出版工作才能取得不断进步;正是有了各金融部门的重视支持,金融出版事业才能实现长足发展;正是有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呵护厚爱,金融出版精品才能得以流传广远。50年来,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,中国金融出版社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方针、政策,始终坚持“弘扬金融文化、服务金融事业”的金融出版方针,适应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,满足广大金融读者的需求,出版了大量书刊作品和电子音像制品,为传播先进金融文化、繁荣金融理论、普及金融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,发挥了中国金融出版事业主力军的作用。中国金融出版社50年的发展历程,是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发展的缩影,也是中国金融事业繁荣发展的见证。从1950年10月《中国金融》杂志创刊,到1956年公开出版《国营工业信贷制度的实行与收获》和《苏联货币流通与信用》等早期金融专业书籍,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探索新中国金融发展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历程。金融出版社的成立,也开创了中国公开编印出版金融专业图书的新纪元。从最初翻译出版苏联教材、自编银行业务操作手册等单本图书,到形成金融理论类、实务操作类、金融教材类、版权引进类、通俗读物类、资料工具类、金融史料类等特色鲜明的系列图书,金融书刊的繁荣,出版规模的扩大,反映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壮大,体现了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欣欣向荣和中国金融事业的勃勃生机。从最初每年仅出版几种图书和一种期刊的小型出版单位,到每年出版图书500余种,期刊4种(共280余万份),音像电子制品50多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,金融出版社的发展和演变,彰显出中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的蒸蒸日上和美好前景。50年来,在金融出版这个舞台上,金融理论工作者、金融实践工作者、金融教育工作者、金融出版工作者共同谱写出先进金融文化壮丽篇章。半个世纪,几代金融出版人以艰辛创造和不懈努力,实现了金融出版事业一次次跨越,共同铸就了中国金融出版事业的辉煌成就,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金融专业出版经验,树立了“植根金融土壤、服务金融事业、出版精品书刊”的办社理念,锻造了“导向正确、质量至上、贴近读者、打造品牌”的企业精神,形成了“努力拼搏、和谐共事、严格认真、勤于学习”的企业文化。

西南财经大学的知名校友:刘家义国家审计署审计长,尚福林中国银监会主席,王东,女,西南财经大学EMBA学员,当选2006年全国十大EMBA精英人物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:刘新华,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:姜洋,前任中国证监会主席:周正庆等等。西南财经大学校友总会成立于2007年10月13日,经过近10年的发展,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,秉承“凝聚情感、成就校友、助力西财、奉献社会”的工作理念,聚集校友资源,拓展合作渠道,为校友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。同时,在宣传西南财经大学、促进各地校友会建设与发展、推动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已见成效。

相关百科

热门百科

首页
发表服务